最近的社交媒体很有意思,忽而大家都是卡西莫多的朋友,担心他的钟楼;忽而大家都是
“996”工作制的受害者……
笔者比较认同一种说法:“996”工作制不仅不会消失,在未来的10年内可能都是大家热议的话题。
但是大家在讨论“996”时,总是对它带来的躯体健康问题投入更多关注,而忽略了它可能带来的精神方面的损害。
01 休息不够=学习效率低
不久前,期刊《Current Biology》上发布了一项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牵头的研究,研究结果强调了早期休息在学习和接纳新技能的过程中可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实验中,受试者们被要求用左手尽可能多地键入大屏幕上显示的数字,这个过程称为练习过程,时间为10秒,紧接着受试者们将得到10秒的休息过程。
一次练习过程+休息过程为一个试验周期,受试者需要重复这个周期35次。与此同时,研究人员会监测受试者在实验中的脑电波[1]。
结果是颠覆性的:受试者在休息过程的脑电波活跃程度远高于练习过程,并且根据试验结束后的数据统计,受试者的进步大部分是在休息过程中取得的。
什么意思呢?就比如我们刚刚学习了一种新的技能(高效整理实验数据的方法、使用新的病历系统、运用新的客户沟通技巧等),前辈可能会告知我们“熟能生巧”,但这并不完全正确——短暂的休息对我们接纳新技能的过程来说必不可少[1]。
在“996”工作制中,大部分人都没有时间停下来休息和消化新知识,这导致工作者只能在不断的练习中获得微乎其微的职业提升,就个人发展而言极为不利。
不仅如此,在长时间的“996”工作制中,工作者所承受的压力和职业倦怠有可能带来更加严重的后果。
02 压力损害心血管健康
压力和职业倦怠可能会带来什么精神疾病?除了焦虑、抑郁之外,还有可能是创伤后应激障碍、急性应激障碍和其他适应性障碍。
4月10日,一项来自瑞典的研究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BMJ)上,这项队列研究耗时27年,随访了来自瑞典国家患者登记处的136,637名压力相关疾病患者以及他们的兄弟姐妹(171,314人,未诊断为压力相关疾病),并以1,366,370名未有明确诊断的受试者作为对照组。
研究结果显示,压力相关疾病患者在随访第一年的心血管疾病患病率是健康兄弟姐妹的近2倍(HR,1.64;95%CI,1.45-1.84)。
研究者在文中写道:“虽然目前压力相关疾病引发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的机制尚不完全明朗,但急性应激的生理效应可直接影响心血管系统(例如增加动脉血压)已经被确认[2]”
03 越忙=越错!
如果压力造成的心血管威胁也打动“冷血的”管理者,那么接下来说到的这一点就和管理者们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了。
长期高强度工作可能会带来注意系统的失调,从而引发雪崩一样的工作失误。
心理学认为,我们的注意系统由警觉网络、定向网络和执行控制网络三个部分组成。
日常生活中,人们在完成特定任务时往往会因各种原因而犯错,当错误发生后,人们的警觉网络首先觉察到错误信号,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对错误进行补救。
在心理学研究中,通常把这种觉察错误信号并对错误反应进行校正的过程称为错误加工。在错误发生后,注意力系统产生并发出错误信号,促使认知控制系统对当前行为反应进行优化,以避免在随后任务中再次犯错[3]。
通常情况下,警觉网络是灵敏但不“过敏”的,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只有当我们犯错时,它才会拉响警报。而对于长期处于高强度工作状态中的人,由于负责的事件基数更大、压力增加导致警觉系统“过敏”,就像一根琴弦,不停地被拨动。
直接导致不管是否存在错误,警觉系统都会要求我们启动错误加工流程。
你是否对于已经完成的工作再三查验,却还是无法放心?又或者无论检查几遍,都有低级错误无法避免?
如果回答“Yes”,那么很可能,你已经被“996”压垮了注意力。
这些由注意力失调带来的工作失误短期来看或许是小问题,但我想任何一个管理者都应深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句话。
更何况在任何“996”的企业或机构,注意力系统失调者并非个例。
2018中国整合医学大会
2018年4月29日,由中国医师协会整合医学分会、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等8个单位联合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承办的“2018中国整合医学大会”在西安曲江国际会议中心落幕。
9位知名院士分别是整合医学大会名誉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代明,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昌孝,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松,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胜利,中国工程院院士韩德民,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中国工程院院士张英泽,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中国工程院院士乔杰。
王前,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副院长、检验医学中心主任,检验系主任,广东省医学会检验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检验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副会长。
1985年毕业于第一军医大学,获临床医学专业学士学位;1988年至1989年英国牛津大学Nuffield 骨科中心访问学者;1994年获医学博士学位;历任英国St.Mary 医学院高级访问学者;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创伤骨科实验室主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检验医学中心主任、实验诊断学教研室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副院长、检验系主任、检验医学中心主任;广东省医学会检验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副会长。 为南方医科大学临床检验诊断学学科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为快速检验的分子生物学、循证检验医学等。王前教授特别重视临床与检验的交流,通过检验前质量控制系列讲座、检验科联络员制度、检验通讯以及南方检验医学网站等多种渠道保证临床与检验交流的畅通性、有效性、可反馈性以及持续性。目前,检验医学中心已经通过有效畅通的临床沟通大大减少了检验与临床的分歧,奠定了检验科在医疗工作中的地位。 作为南方医科大学临床检验诊断学学科带头人,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29人,其中 3人次获得南粤优秀研究生,2人次获得南方医科大学院士奖学金。检验医学系目前在校本科生300余人,2003年获得临床检验诊断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005年获得博士学位授权点,逐渐形成从专科、本科、硕士到博士、博士后的人才培养覆盖范围。学科于2006年被卫生部确立为首批检验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目前已面向社会招收受培训检验医师共6人。主持国家和省部级课题9项,在研课题经费286万元,主编专著两部,成功创建了“粤港澳”和“粤桂琼”检验医学学术交流平台。程京院士主持大会开幕式 11月17日,由中国工程院主办的第258场中国工程科技论坛——分子诊断技术暨第八届中国分子诊断技术大会在成都召开。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樊代明院士,中国工...即将发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取得巨大成就,在基础研究、疾病防控、新药创制等医学与健康科技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科技创新对卫生与健...即将发布
会议现场会议现场R.MarkGhobrial教授安泰医院荣誉院长苏清泉北京医学会会长金大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理事长封国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执行院长陈勇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孙力光中国工...即将发布
科技日报巴黎11月18日电(记者李宏策)法国医学科学院作为法国医学最高殿堂,近日举办了题为中医古老智慧与现代医学的碰撞与交融的专场报告。这是法国医学科学院有史以来首次邀请中医药专家进行高水平对话。北京...即将发布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肿瘤精准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交流大会举行。王姿英摄 中新网上海11月19日电(陈静王姿英)记者18日获悉,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肿瘤精...即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