呴嗽 病名。咳嗽气喘,喉中有哮鸣声。见《普济本事方》卷二。参见冷哮条。
日期:2006年1月12日 - 来自
[字母X]栏目
郁冒 证名。 ①昏冒神志不清的病证。《素问·至真要大论》:“郁冒不知人者,寒热之气乱于上也。”《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必郁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阳,下虚故也。”《医学入门》卷四:“郁乃气不舒,冒乃神不清,俗谓之昏迷也。经曰:诸虚乘寒则为厥。郁冒不仁,言寒气乘虚中人,如物蒙罩其首,恍惚不省人事,比之眩昏更重。” ②指血厥。《普济本事方》卷七:“郁冒,亦名血厥。”参见厥证,郁厥、血厥条。
日期:2006年1月12日 - 来自
[字母Y]栏目
郁冒 证名。 ①昏冒神志不清的病证。《素问·至真要大论》:“郁冒不知人者,寒热之气乱于上也。”《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必郁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阳,下虚故也。”《医学入门》卷四:“郁乃气不舒,冒乃神不清,俗谓之昏迷也。经曰:诸虚乘寒则为厥。郁冒不仁,言寒气乘虚中人,如物蒙罩其首,恍惚不省人事,比之眩昏更重。” ②指血厥。《普济本事方》卷七:“郁冒,亦名血厥。”参见厥证,郁厥、血厥条。
日期:2006年1月12日 - 来自
[字母Y]栏目
《普济本事方》 医方著作。又名《类证普济本事方》或《本事方》。十卷。宋·许叔微撰。约刊于12世纪中期。书中按病类分为中风肝胆筋骨诸风、心小肠脾胃病、肺肾经病、头痛头晕方等23类方剂。收载治疗方剂及针灸法,所选方剂约300余首,多系当时试用有效者。方剂之末附有作者的验案及论述,反映了作者的独到见解和学术思想。1949年后有排印本。
肾虚耳鸣 证名。因肾虚精气不足所致。见《普济本事方》卷五。《张氏医通·耳》:“肾虚耳中潮声蝉声,无休止时,妨害听闻者,当坠气补肾,正元散下黑锡丹,间进安肾热。肾脏虚风耳鸣,夜间睡著如擂战鼓,四肢掣痛,耳内觉有风吹,奇痒,黄芪丸、四生散选用。”参见耳鸣条。
日期:2006年1月12日 - 来自
[字母S]栏目
肾虫病 见《普济本事方》。即蛲虫病。详该条。
日期:2006年1月12日 - 来自
[字母S]栏目
《普济本事方》 医方著作。又名《类证普济本事方》或《本事方》。十卷。宋·许叔微撰。约刊于12世纪中期。书中按病类分为中风肝胆筋骨诸风、心小肠脾胃病、肺肾经病、头痛头晕方等23类方剂。收载治疗方剂及针灸法,所选方剂约300余首,多系当时试用有效者。方剂之末附有作者的验案及论述,反映了作者的独到见解和学术思想。1949年后有排印本。
日期:2006年1月12日 - 来自
[字母P]栏目
梦遗 病证名。睡梦中遗精的病证。见《普济本事方》卷三。又称梦失精、梦泄精、梦泄。多因见情思色,相火妄动,或思考过度,心火亢盛所致。《类证治裁》:“心为君火,肝肾为相火。君火一动,相火随之,而梦泄焉。”治宜清心宁神,或兼滋肾固精。方用清心莲子饮、妙香散、静心汤、补心丹、知柏八味丸等。气实火旺者,用龙胆泻肝汤直折其火。湿热下扰者,用秘精丸,大、小分清饮。详梦精条。
日期:2006年1月12日 - 来自
[字母M]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