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检测技术比较与传统的X射线计算层析、核磁共振和超声成像,具有高分辨率、低成本等明显优势,但是由于生物组织对光的吸收和多重散射,大大削弱了光到达组织内部的效率,限制了光在生物组织和血液中的穿透深度,从而局限了光学检测技术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应用范围。
近年来,通过化学试剂处理生物组织已达到降低组织对光的多重散射,实现光穿透组织内部的目标,这个过程涉及的技术称为光透明技术。当光透明技术与先进的显微成像技术结合时,具有揭示人体器官、细胞精密结构的潜能。但是过去的处理方式容易损坏组织、细胞结构,存在弊端。
日本RIKEN大脑科学研究所研究人员近期研发出一种光透明技术的新方法,能够确保处理过程不损坏组织结构,有重大突破。借助该技术,研究人员已获得高分辨率3D版大脑解剖结构,以此模型为研究对象,对阿尔兹海默症有了新见解。相关研究成果于9月14日在线发表在《Nature Neuroscience》期刊。
ScaleS:溶液配方,助力组织“透明化”
RIKEN大脑科学研究所首席科学家Atsushi Miyawaki所在的研究团队早在2011年研发出一种混有尿素的溶液,用于浸泡生物组织,却因为会破坏组织结构而败北。随后,研究团队历时近5年时间改善原配方,最终研发出ScaleS,能够不破坏结构地浸泡组织。
ScaleS,通过尿素与山梨糖醇调和正确比例,可以存储组织,且维持尽可能小的组织损伤。ScaleS可以辅助荧光免疫组织和化学标记技术,应用于年老生物组织的处理和分析。
大脑样本可以存储在ScaleS溶液中长达一年之久,且内部结构仍保持有原来的形状,大脑组织可用于微米切片,用于更详细的分析。ScaleS成功之处还在于,它能够让生物组织与荧光信号结合,用于电子显微镜分析。
研究团队还研发出不同版本的Scale技术,可以同时使用。ScaleS通过与AbScale(类似于免疫标记)、ChemScale(类似于荧光化合物)结合,共同处理生物样本后,可以获得多色高分辨率的3D显微图像,类似于“调色盘”。
ScaleS应用实例:阿尔兹海默症致病机理新发现
研究人员运用该技术处理患阿尔兹海默症的老年老鼠大脑,以此为模型研究β-淀粉样蛋白的致病机理。结果发现,β-淀粉样蛋白沉淀斑块不是孤立的,而是广泛地与小神经胶质细胞相连。这个新发现与之前的研究相悖。
为了弄清楚原因,研究人员分析激活的小胶质细胞和β-淀粉样蛋白版块的三维位置,发现淀粉样蛋白斑块形成初期就与小神经胶质细胞相连,而不是在疾病晚期斑块形成之后。这一新发现,对于阿尔兹海默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指示,证明发病初期的药物医疗和护理很重要。
Miyawaki博士指出,3D显微镜结合 ScaleS的优势远超2D体视学或者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这项新技术将不仅仅用于阿尔兹海默症可视化斑块的研究,也能够用于检测正常的神经回路,明确其他脑部疾病相关的脑结构变异。
沪药事药品(2014)31号关于复方甘草口服溶液调整采购范围的通知
上海美优制药有限公司:
为确保满足临床药品使用需求,经研究决定,同意你公司生产的“复方甘草口服溶液”(180ml×1瓶)的采购范围由非基层调整为全市,中标价格不作调整,详见下表。
调整采购范围药品明细表
通用名 | 剂型 | 规格 | 单位 | 包装方式 | 药品生产企业 | 中标价(元) | 中标期数 | 调整前采购范围 | 调整后采购范围 |
复方甘草口服溶液 | 口服溶液剂 | 180ml×1瓶 | 瓶 | 塑料瓶 | 上海美优制药有限公司 | 7.97 | 2010年基药 | 非基层 | 全市 |
上海市医药集中招标采购事务管理所
2014 年7月11日
2013年山东省关于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等药品信息变更的通知
海南海邦药业有限公司等企业提交材料,申请变更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等药品的信息。经审核,符合规定,现予以变更。
山东省药品集中采购服务中心
2013年11月4日
通用名 剂型 规格 包装 包装材料 挂网价格 申报企业 生产企业 变更内容
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 吸入溶液剂 3ml:0.3g 1支/支 其他 15.83 国药集团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意大利赞邦集团 一级代理、申报企业变更为“海南海邦药业有限公司”
磷霉素氨丁三醇颗粒 颗粒剂 3g 1袋/盒 其他 177.2 国药集团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瑞士赞邦集团 一级代理、申报企业变更为“海南海邦药业有限公司”
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 泡腾片 0.6g 4片/盒 其他 21.83 上海永裕医药有限公司 意大利赞邦集团 一级代理、申报企业变更为“海南海邦药业有限公司”
盐酸乌拉地尔注射液 注射液 5ml:25mg 1支/支 其他 52.61 北京科园信海医药经营有限公司 德国奈科明有限公司 生产企业变更为“武田药品(中国)有限公司”
盐酸乌拉地尔注射液 注射液 5ml:25mg 1支/支 其他 51.56 北京科园信海医药经营有限公司 德国奈科明有限公司 生产企业变更为“武田药品(中国)有限公司”
【摘要】 目的建立加替沙星注射液中间体含量的检测方法。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波长为325nm。结果线性范围为2.02~12.12μg/ml,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1%(n=9)。结论该测定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加替沙星注射液中间体的含量控制。
【关键词】 紫外分光光度法;加替沙星;含量
【Abstract】ObjectiveTo develop a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Gatifloxacin injection. Methods:UV,The DAD detector was set at 325nm. ResultsLinear range was 2.02~12.12μg/ml,r=0.9999.The average recovery was 100.1%(n=9).ConclusionThe method is convenient, fast and accurate.It is suitable to be used for the quality control of Gatifloxacin injection.
【Key words】UV spectrophotometry; Gatifloxacin ;determination
加替沙星注射液为我公司开发的新一代喹诺酮类抗菌药。国家药监局批准的成品质量标准中规定用HPLC法测定加替沙星含量,该法用于中间体(指配制液)含量检测时间较长,导致药液在配液罐中存放时间久易使其颜色加深,有关物质含量升高;另外,药液配制时间过长会增加微生物和热原污染的机会,不利于产品质量的保证。笔者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快速测定加替沙星的含量来控制加替沙星注射液中间体的含量,获得满意效果,为该产品的中间体含量控制提供了快速准确的方法。
1仪器与试药
1.1仪器日本岛津UV-2450紫外分光光度计;Agilent 1200高效液相色谱仪及其色谱工作站;Mettler AG245电子天平(精度十万分之一)。
1.2试药加替沙星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130518-200402);加替沙星注射液(公司自制,批号:1007029、1007030、1007031);盐酸为分析纯,购自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2方法与结果
2.1溶液制备
2.1.1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经105℃干燥至恒重的加替沙星对照品适量,加盐酸溶液(0.1mol/L)制成每1ml含加替沙星6μg的溶液。
2.1.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本品适量,加盐酸溶液(0.1mol/L)制成每1ml含加替沙星6μg的溶液。
2.2检测波长的选择分别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置岛津UV-2401紫外分光光度计上,在230~350nm的波长之间进行扫描,测得在325nm有最大吸收,选择测定波长为325nm。
2.3测定方法取上述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按2.2项下条件,照紫外分光光度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IV A)[1],在325nm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计算,即得。
2.4线性关系的考察精密称取加替沙星对照品20mg置100ml容量瓶中,加0.1mol/L的盐酸溶液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吸取1、2、3、4、5、6ml分别加0.1mol/L的盐酸溶液稀释至100ml,摇匀,照2.3项下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A为纵坐标,以加替沙星微克数C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计算得回归方程A=0.786C,r=0.9999。结果表明加替沙星在2.02~12.12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2.5稳定性试验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批号:1007029),每间隔一定时间(0,1,2,3,4,5h)重复测定,测得吸光度分别为0.4758、0.4758、0.4749、0.4748、0.4752、0.4750,其RSD为0.10%。结果表明供试品溶液在5h内基本稳定。
2.6精密度试验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照2.3项下测定吸光度,重复测定5次,结果分别为0.4755、0.4754、0.4749、0.4753、0.4755,其RSD为0.05%。结果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
2.7重复性试验取供试品溶液(批号:1007029) 5份平行样,照2.3项下测定吸光度,结果分别为0.4722、0.4728、0.4720、0.4731、0.4726,其RSD为0.09%。结果表明本法重复性较好。
2.8加样回收率试验精密吸取已知含量的样品(批号:1007029),一式9份,分别精密加入一定量加替沙星对照品,照2.1.2项制备成3个浓度的模拟样品,每个浓度各3份,照2.3项下测定吸光度,计算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4%、100.6%、99.9%、100.0%、100.7%、99.7%、99.9%、100.6%、100.3%,平均值为100.1%,RSD为0.45%。表明该方法加样回收率良好。
2.9样品测定取3批样品(批号:0706017、0706018、0706019),照2.1.2项每批平行制备成2份供试品溶液,依法测定,测得结果与HPLC法所测含量进行比较见下表1。表1样品含量测定对比
3讨论
本试验采用UV法测定加替沙星的含量来控制加替沙星注射液中间体的含量,检测时间由原来(HPLC法)的3h缩短到25min;由此缩短配制液在配液罐中存放时间,药液颜色和有关物质得到控制,且极大降低药液配制时间过长会增加微生物和热原污染的几率,确保了注射液产品的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本试验采用UV法测定加替沙星注射液中间体的含量,该法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大生产过程中加替沙星注射液中间体的含量控制。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二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附录23.
2013年宁夏自治区关于明确七氟烷吸入性溶液剂等9种药品的中标价格等事项的通知
各市、县(区)卫生局(药招办),厅直医疗机构,宁医大总院,统一配送企业:
近期,自治区药招办印发了《宁夏医保药品目录补充公开招标中标结果的通知》(宁药招办发〔2013〕20号)。根据自治区药招办工作扩大会议精神,结合自治区物价部门的意见,对七氟烷吸入性溶液剂等9种药品的中标价格等事项进行调整,请严格执行。
一、招标序号69,七氟烷吸入性溶液剂(120ml),中标价为890元/瓶,零售价由1023.5元/瓶调整为965元/瓶。
二、招标序号112,精蛋白重组人胰岛素混合(30/70)注射液(400IU),取消加成的县级医疗机构的零售价,由54.2元/支调整为54.3元/支。
三、招标序号325,复方磺胺嘧啶锌凝胶剂(30g),最高零售价格由28.41元/支调整为28.4元/支。
四、招标序号424,伏立康唑片(0.2g*10片),中标价格为382.7元/片,3827元/盒,最高零售价格为3902元/盒。
五、招标序号427,利奈唑胺片(0.6g*10片),中标价格为427.9元/片,4279元/盒,最高零售价格为4354元/盒。
六、招标序号434,阿仑膦酸钠片(70mg),最小包装单位由“支”,调整为“片”。
七、招标序号484,阿那曲唑片(1mg*14片),中标价格为35.5214元/片,497.3元/盒,最高零售价格调整为571.9元/盒。
八、招标序号558,柏子养心胶囊(0.3g),最小包装装量由12粒调整为36粒,中标价格为0.6元/粒,21.6元/盒,最高零售价格为24.84元/盒。
九、招标序号855,通络开痹片(0.3g*12片),中标价格为2.75/片,33元/盒,最高零售价格为37.95元/盒。
自治区药招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3年7月24日
丝素蛋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且来源广泛,然而纯丝素蛋白材料硬而脆,易断裂,可纺性差。而PVA是一种成本低廉的生物相容性聚合物,成膜性能好,具有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本文使用了天津市卫生装备研究所提供的桑蚕丝、北京普博欣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透析袋。通过丝素蛋白与PVA的共混,能够改善丝素蛋白的缺陷,弥补其不足,并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得性能优良的纳米纤维材料。细且均匀的SF/PVA共混纳米纤维材料,在再生医学应用领域具有很大的潜在价值和前景。
实验操作得出关键数据
蚕丝主要是由丝胶和丝素蛋白两部分构成。丝素蛋白是蚕丝的主要部分,含量约占蚕丝的70%~80%,丝素蛋白分子以反平行折叠链(β-sheet)构象为基础,形成直径约为10nm的微纤维,无数纤维密切结合组成直径约为1μm的细纤维,约100根细纤维沿长轴排列,构成直径为10μm~18μm的单纤维,这种单纤维就是丝素蛋白纤维。丝素蛋白作为一种天然的蛋白纤维材料,含有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对活体组织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对机体无毒性、无致敏和刺激作用,丝素蛋白可部分生物降解,其降解产物本身不仅对组织无毒副作用,还对如皮肤、牙周组织等有营养与修复的作用。
SF/PVA共混静电纺纳米纤维作为组织工程支架,一方面由于电纺纳米纤维膜具有孔隙率高、长径比大、生物相容性好的优点,有利于细胞的粘附、迁移以及增值,指导细胞分化成熟细胞体;另一方面,神经、平滑肌血管内皮细胞、骨骼肌细胞等在组织的生长上具有方向性,控制细胞按照一定的方向生长对其分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生物相容性纳米纤维材料用于组织工程支架的研究中,人们也发现纳米纤维的取向度对于细胞的吸附和增殖具有重要作用,即细胞倾向于沿着纳米纤维取向的方向生长。
实验操作得出关键数据
由于丝素蛋白分子具有高度有序的反平行β-折叠构象,并且两条相邻的β-折叠肽链的N-H和C=O间形成氢键,结构很稳定,因此丝素在一般条件下是难以溶解的,只有在酸碱或是高浓度的中性盐溶液中才能水解,然而用酸碱会使丝素的分子量降低,不利于纺丝,所以一般用高浓度的中性盐溶液来溶解丝素。本论文拟采用CaCl2-C2H5OH-H2O三元溶剂溶解丝素。
本实验流程是:蚕丝脱胶—丝素溶解—丝素溶液透析—丝素溶液浓缩—丝素溶液浓度测定。
原料与仪器
桑蚕丝若干(天津市卫生装备研究所提供);碳酸钠、氯化钙、乙醇、聚乙二醇(PEG-20000,平均分子质量为18500g~22000g)(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提供);透析袋(规格为3500道尔顿,北京普博欣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提供)。集热式恒温加热磁力搅拌器(型号DF-101S,巩义市英峪予华仪器厂提供);高速大容量电动离心机(型号XJ-A)、电子天平(型号JA5003)和数显鼓风干燥箱(型号GZX-9070MBE,上海博迅实业有限公司医疗设备厂提供)。
试样的制备
称取适量的桑蚕丝置于浓度为0.5%的碳酸钠溶液中,浴比为1︰50,在90℃~100℃的水浴锅中处理30min,并在此过程中不断搅拌,30min后取出用自来水冲洗干净,重复3次,前两次用自来水冲洗,第三次用去离子水冲洗。以脱去蚕丝中的丝胶。脱胶后洗净,用烘箱在60℃下烘干得到精炼蚕丝,并计算脱胶率。可以通过脱胶率的计算来估测丝胶脱去情况(注:蚕丝中丝素蛋白约占总重量的75%,丝胶约占25%,故脱胶率应在25%左右)。
离心后得到丝素蛋白与三元溶剂的混合溶液,但是丝素溶液分子中含有CaCl2、C2H5OH小分子,如若纺成纳米纤维膜用于组织工程材料,不仅会影响细胞的粘附,也会对细胞生长造成危害,降低其生物相容性,故必须设法把这些小分子去除,得到纯净的SF溶液。丝素蛋白属于大分子,故考虑用透析的办法,用一种膜能阻止丝素蛋白大分子通过却能让CaCl2等小分子通过。选择规格比较小的透析袋来透析纯化丝素蛋白溶液。
把规格为3500道尔顿的透析袋剪成20cm长的小段,根据丝素溶液的量剪取适当的段数,放入去离子水中浸泡几分钟,透析袋会慢慢变软胀开成筒状。把丝素蛋白溶液加入透析袋中,不要装的太满,装入量约占透析袋长度的1/2~2/3之间,装液量不要太多,以免透析过程中把透析袋胀破,丝素蛋白溶液流出。然后,把透析袋扎紧,放在流动的自来水中透析48h,之后用去离子水透析24h,并且需要每两个小时换一次水。透析后可用硝酸银溶液检验用于透析的水中是否有白色沉淀,无沉淀则得到纯的丝素蛋白溶液。
将透析过的丝素蛋白溶液连同透析袋直接放入40%的PEG-20000溶液中浓缩,PEG-20000溶液要能浸没透析袋,大约7~8小时后会浓缩到15%左右。此过程中要一直注意丝素蛋白溶液的浓缩程度,以免丝素蛋白溶液成膜。
取一定量浓缩后的丝素蛋白溶液,称取其质量,然后放在室温条件下自然干燥成膜,并称取膜的质量,因为丝素蛋白大分子不易挥发,可用膜的质量除以取得的丝素蛋白溶液的质量,来代替丝素蛋白溶液的浓度。
静电纺丝实验
静电纺丝试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即常见的针—板电极结构,实验溶液通过微量计量泵控制流速,经医用注射软管推入喷丝针管。交流变压器经整流后得到直流高压加于电极两端。
本实验中聚乙烯醇的浓度为8%。根据所需要的浓度,称取一定质量的聚乙烯醇(PVA),加入蒸馏水中,放在磁力搅拌器中,温度设置在80℃,搅拌1h,直至完全溶解,制得所需浓度的PVA溶液。
将配比好的溶液充分溶解混合后加入20ml注射器中,用医用软管连接到喷丝针管,喷丝针头取21号针(外径0.82mm,内径0.52mm)、22号针(外径0.72mm,内径0.42mm)。将注射器固定于微量注射泵上,流量可用微量注射泵控制。将高压电源用电夹夹在针头处,接收极接地,本实验中电源电压范围在15kV~30kV。实验条件和参数如下表所示。
数据分析确定最佳工艺
在相同的接收距离、相同电压下,不同的溶液及配比的比较。取实验组A2、A5、B1、C1、D1、E1、F1、G1中样品研究如下。
如上图所示,比较A2和A5可以观察到,纯的SF溶液浓度为25%时,纺出的样品能够成丝,但是却有很多珠状液滴出现,当浓度提高到34%时,A5明显比A2纺出的丝的效果好,但仍有部分膜状结构粘连,可能是溶剂未挥发干净留下的。当丝素浓度较低时,丝素溶液具有较差的可纺性,这是因为纺丝液粘度小、分子链间作用力微弱、表面张力不够,并且此时纺丝液中溶剂含量大,挥发缓慢,所以在A2图中的样品出现了较多细小的珠状液滴,且纤维层间粘连严重,浓度增大有所改善,但还是有粘连。
比较A2和B1可以看出当在25%的SF溶液中加入PVA时,纺丝液的可纺性明显增加,A2中只是出现少许丝,大量的珠状液滴,B1中却出现了很多丝,而且丝比较均匀,虽然还是有部分珠状液滴。可见在纯的SF溶液中加入PVA能够改善SF溶液的可纺性,这是因为PVA具有很好的韧性,溶液粘度较大,加入SF溶液中,使SF溶液的粘度增加,分子链间作用力增强。
比较B1、C1、D1、E1可以看到SF/PVA的配比由90/10变化到50/50时,可纺性进一步改善。当PVA含量低时,喷丝还是比较困难,接收板上出现较多珠状液滴(如图C1、D1、E1),提高PVA的含量后,共混纺丝液的可纺性增加,珠状液滴会逐渐减少。而近一步增加PVA的含量,又会出现珠状液滴。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纺丝液中两组分的共混相容性所引起的。比较F1、G1,共混纺丝液纺出的丝中有珠状液滴,而纯的PVA丝却很均匀,很少有珠状液滴。
结论:SF溶液浓度增大,其可纺性增加;加入PVA后可纺性近一步增加,当配比为60/40左右时,效果最好。
静电纺丝过程中,喷丝针头处的液滴在高压静电力的作用下克服纺丝液表面张力,形成射流,在电场中运动变形,在电场力的作用下来拉伸,最终在接收板上形成纤维。因此,场强对纤维的形貌、分布、直径等都产生重要的影响。
对于实验用的针—板电极结构中,某一点的场强大小与针板之间所加的电压是紧密相关的,改变电压就能改变场强大小,从而影响射流受力情况。
对于一定流速的纺丝液,如果场强太小,无法克服表面张力,液滴就会慢慢在针尖处积累,最后在重力作用下掉下来,对于易挥发性的溶剂,则可能使溶剂在针尖处挥发,固化的溶质会堵住针口,它们都无法形成纤维。如果场强太大,射流受到的电场力就会很大,就会使针尖处的溶液供应速率无法达到供给要求,就会出现断流,这样形成的纤维,直径分散度会比较大。
因此,实验中,对于某一种纺丝液,正常纺丝需要的场强是一个区间范围,即所加电压有一个区间范围。取实验组A9、A10、A11,这三组试验中SF/PVA=100/0,SF浓度为34%,除纺丝电压变化外,其余条件均相同。
根据实验数据可分析出A9中纤维相对较粗,纤维直径分布比较宽,纤维粗细不均匀,其原因是喷丝液挤出后没有得到充分的牵伸。随着电压的增高,电压为25kV时纺丝液得到很好的牵伸,纤维直径变细,直径分布比较窄。电压为30kV,纤维直径的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均比电压为25kV时小,说明此时纤维直径更加均匀。
沪药事药品(2013)29号关于同意过氧化氢溶液等药品生产企业名称变更的批复
上海市医药集中招标采购事务管理所
2013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