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闫景龙 1964年8月9日出生 中共党员 教授 附属第一医院骨四科主任 医学博士 博硕研究生导师 主要学术任职 1。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会基础学组委员 2。 华裔骨科学会脊柱外科分会理事 5。中华医学会黑龙江分会骨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11。...
主要学术任职
1.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会基础学组委员
2. 中国脊柱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委员
3. 中国骨肿瘤骨病杂志编委
4. 华裔骨科学会脊柱外科分会理事
5. 中国老年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委员
6. 中国骨质疏松学会骨结构与形态计量学组委员
7.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编委
8. 医师进修杂志特邀编辑
9. 东北地区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兼副秘书长
10.中华医学会黑龙江分会骨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11.黑龙江省康复医学会委员
12.黑龙江省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
13.黑龙江省骨科专业委员会脊柱外科学组副组长
14.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脊髓损伤学会委员
15.中国老年学会骨关节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发表论文
先后在《中华创伤杂志》、《中国矫形外科杂志》、《中华医学杂志》、《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中国康复医学杂志》、《中国脊柱脊髓杂志》、《中国骨肿瘤骨病》、《中国临床康复》等杂志上发表论文60多篇,其中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论文40余篇,如:《微小颗粒骨移植骨细胞活性的实验研究》、《微包囊优化制备及复合自体微小颗粒骨异位成骨的实验研究》、《聚磷酸钙纤维/磷酸钙骨水泥/微小颗粒骨复合人工骨的体外降解》、《卵巢切除对大鼠皮质骨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等等。
科研获奖项目微小颗粒骨成骨机制及其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 (第一名)
骨质疏松症及其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机理研究 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二名)
卵巢切除和低负荷对骨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 (第一名)
自由基对氟中毒发病的影响及其阻断方法的研究 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一等奖 (第四名)
拇指被动脉岛状皮瓣再造拇指解剖及应用 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二等奖 (第四名)
过量摄氟对肌肉骨骼系统慢性毒性作用的实验研究 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 (第四名)
骨质疏松骨结构变化规律及骨折发生机理研究 上海市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五名)
主持的科研项目及奖励新型、强力抗氟中毒药物的研制 1996-1998 卫生部 全面负责
脊柱后路横突间植骨融合的实验研究 1998-2001 卫生部 全面负责
氟治疗骨质疏松的实验研究 1996-1998 省科委 全面负责
脊柱后路颗粒状植骨融合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1998-2001 省科委 全面负责
自体骨复合生物材料移植的实验研究 1999-2002 市科委 全面负责
组织工程骨移植的实验研究 1999-2002 医大二院 全面负责
自体骨移植骨细胞的转归 2004-2006 国家自然基金 负责
自体骨诱导骨髓基质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 2001-2003 省教育厅 全面负责
纤维增强磷酸钙复合颗粒骨作为细胞 2007-2009 国家自然基金 负责
支架材料的实验研究
聚磷酸钙纤维/磷酸钙骨水泥/微小颗粒骨 2007-2009 黑龙江省自然基金 负责 复合人工骨的实验研究 聚磷酸钙纤维/磷酸钙骨水泥作为颗粒骨载 2007-2009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专项科研基金 负责 (供稿:张新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