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自2000年7月~2003年12月,笔者采用中药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短暂缺血性眩晕(verbebrobasilar transienl ischemia verligo,VBTIV),并与传统中药复方丹参注射作对照,疗效满意,报道如下。2 一般资料 符合以上诊断标准的78例VBTIV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8例,男31例,女17例,年龄42~67岁,平均......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参考有关文献中VBTIV的临床标准 [1] (1)发作性旋转性眩晕(也可为摇晃,浮沉感)持续数分钟,每天数次或数天1次。(2)伴有下列之一项或一项以上。①运动障碍,左侧和(或)右侧上下肢软弱,麻痹或运动笨拙;②感觉障碍,左、右侧或双侧任一肢体或多肢体感觉缺失及感觉异常;③平衡障碍,不稳定或共济失调;④复视,视力模糊,一侧或双侧视野缺失;⑤吞咽困难或构音障碍。(3)经听力学及前庭功能检查排队其它类型眩晕。
1.2 一般资料 符合以上诊断标准的78例VBTIV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8例,男31例,女17例,年龄42~67岁,平均53.7岁。病程1~28个月,平均8.5个月。对照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43~70岁,平均54.3岁,病程1~24个月,平均8.3人,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在年龄、性别及病程上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采用常规病因治疗(如控制血压,降脂,抗血小板凝集)相同,治疗组采用5%葡萄糖液250ml加中药血塞通注射液(东北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制药分公司生产)0.5g静脉滴注;14天为1个疗程,间歇4天后行第二疗程。对照组用5%葡萄糖液250ml加复方丹参注射液30ml静脉滴注,疗程同治疗组。
3 结果
3.1 疗效评定标准 治疗效果分为完全控制、显效、有效和无效 [2] ,2个疗程结束后,疗效按以上公式,取得眩晕系数。
眩晕系数=治疗2个疗程后月平均发作次数 治疗前月平均发作次数 ×100%
如眩晕系数为0则为完全控制,1~40为显效,41~80为有效,>80为无效。
3.2 结果 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眩晕完全控制13例,显效11例,有效1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1.25%,愈显率为50%,对照组,眩晕完全控制5例,显效6例,有效11例,无效8例,愈显效率为36.7%,两组患者愈显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n=2.41,P<0.05),总有效率差异亦有显著性(u=2.19,P<0.05)。
4 讨论
VITIV是常见的脑血管病变之一,是卒中发病的先兆,任其自然发展约有1/3的患者在以后数年内会发展为脑梗塞 [3] 。因此,早期诊治甚为重要,中药血塞通注射液是从名贵中药材三七中提取的三七总皂苷,其主要成分是人参皂甙Bgi,Rbi,它具有增强机体功能,增加脑血流量,扩张血管,降低动脉血压,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粘度,降血脂,预防和治疗脑梗塞形成,本组结果显示其疗效明显优于复方丹参注射液组,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毛韦琴,白洁,张孝儒,等.补阳还五汤治疗椎-基底动脉短暂缺血性眩晕30例.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17(9):552.
2 赵沛英,李志光.西比灵治疗周围性眩晕疗效观察.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3,28(1):32.
3 黄友岐.神经病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47.
作者单位:432200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县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