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冠心病(简称CAD)是一种常见的身心疾病,由于心理、社会、个性和生物等多种易患因素,使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阻塞,引起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而导致心绞痛、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甚至心脏骤停,很多患者在住院期间已经达到了满意的疗效,但出院后因护理不当发生猝死者屡见不鲜。这就要求在社区护理中须加强对老年CA......
冠心病(简称CAD)是一种常见的身心疾病,由于心理、社会、个性和生物等多种易患因素,使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阻塞,引起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而导致心绞痛、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甚至心脏骤停,很多患者在住院期间已经达到了满意的疗效,但出院后因护理不当发生猝死者屡见不鲜。这就要求在社区护理中须加强对老年CAD患者的护理干预与猝死诱因的预防以减少老年CAD猝死的发生率。
1 社区老年CAD患者猝死的诱因
1.1 情绪应激 患冠心病的老年患者多存在急躁易怒、难以驾驭等性格特点,因此在环境出现不良精神刺激时可导致患者焦虑,焦虑可引起交感神经过度兴奋,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系统释放过多的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血中脂质增高、血小板聚集加重心肌缺血缺氧,当大面积心肌缺血导致严重心律失常时,可发生猝死 [1] 。
1.2 便秘 首先因年龄因素老年CAD患者活动不便,其次疾病本身症状及心功能不全又使他们的活动量受到限制,造成社区老年CAD患者活动量少,加之老年人肠蠕动慢,促成他们易发生便秘。便秘时,用力排便使患者心率加快,且伴有Valsava动作(即深吸气后屏气)而增加心脏负担,诱发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室颤甚至心脏破裂 [2] 。
1.3 过度劳累,睡眠不足 过度劳累可致室性心律失常发生(尤其是频发多源室早,R on T现象),若发生在老年CAD患者的病理性心肌基础上,心肌有效输出量可急剧下降,诱发室速、室颤导致猝死。
1.4 无痛性心肌梗死 社区老年CAD患者在家中可发生无痛性心肌梗死,因无典型症状患者及家属在未发觉此病前,最危险的时期内因患者起床活动所引发的心衰、心源性休克及心脏破裂,是社区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猝死诱因。
1.5 饱餐 据有关资料统计:老年CAD患者猝死的诱因中饱餐占11.1% [3] ,这一问题不容忽视。有些患者逢节假日亲友团聚、情绪高涨,进食量超出平日几倍,其胃内过量的食物难以消化,胃肠道的血流量不断增加,使原已缺血的心肌供血急剧减少,导致病情加重猝死发生。
2 防治社区老年CAD患者猝死的护理对策
2.1 掌握社区老年CAD患者的状况 社区护士应主动掌握所辖社区老年CAD患者的心理状况,掌握其性格特点,以细心主动热情的护理赢得他们的信任,耐心倾听他们对病痛的感受和遭受的生活挫折,给予安慰、开导。有效控制他们不良情绪,具体方法如听音乐、放松疗法等使他们转移注意力,以缓解情绪应激对心脏造成的不良影响。必要时舌下含服随身携带的硝酸酯类药物来缓解心肌缺血以防心脏意外的发生。
2.2 保证大小便畅通 对习惯性便秘的患者可在短期内每晚睡前口服石蜡油或香油30ml,如患者有便意应使用开塞露,必要时低压清洁灌肠。对尿潴留的患者,可脐下二横指气海穴热敷,如上述措施无效可留置导尿管。
2.3 活动要适当 社区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活动量和活动时间宜因人因病情而异,根据心功分级适量运动,做到劳逸结合。患者在体力低潮期,对运动的耐受性差、易出现心肌缺血缺氧;在情绪临界期,由于情绪不稳定,神经系统对心血管的调节失衡,易发生冠脉痉挛,如在此危险期若活动量过大,无疑会加重老年CAD患者的心肌缺血,导致猝死发生。因此社区护士在对患者进行康复活动及健康教育时应注意让患者了解人体生物节律的有关知识,在做康复活动时合理安排时间,选在人体功能和精力处于最佳状态的10am和5pm进行 [4] 。
2.4 少食多餐,膳食平衡 社区老年冠心病患者宜少食多餐,进清淡易消化的平衡膳食。老年CAD患者宜进低盐、低脂、低胆固醇、清淡易消化饮食,每餐避免过饱,三餐间如有饥饿感可少量加餐。适当将主食分配为早、晚各100g,中午不超过150g,使日总热量稳定在4500kJ左右,以保持供需平衡。遇亲友聚会食欲增加时,可试用餐前饮汤汁增加饱腹感和细嚼慢咽等方法防进食过饱,预防心脏意外。
参考文献
1 王玉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Modern Nursing,2004,10(1):20.
2 周秀华.急性心肌梗塞的护理.中华护理杂志,1987,22(5):196.
3 高柏青.老年冠心病猝死诱因调查及护理对策.中华护理杂志,1998,13(3):59.
4 许绵绵.浅谈人体节律与心内科护理.实用护理杂志,1993,9(3):35.
(编辑夏 露)
作者单位:157000黑龙江省牡丹江红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