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变化。方法 69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测定Hs-CRP,另30例健康人为对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CS患者Hs-CRP水平明显升高。结论 血清Hs-CRP水平与ACS的发生、程度密切相关。...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变化。方法 69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测定Hs-CRP,另30例健康人为对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CS患者Hs-CRP水平明显升高。结论 血清Hs-CRP水平与ACS的发生、程度密切相关。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高敏C-反应蛋白
The changes of serum 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Chen Binghua,Huang Jun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Dongguan People’s Hospital,Dongguan523000.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s of Hs-CRP of ACS patients.Methods The serum Hs-CRP were measured in69patients with ACS and30controls.Results The serum Hs-CRP level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ACS groups than in control group,closely related to the severity of ACS.Conclusion The serum Hs-CRP levels were closely related to ACS.
Key words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冠状动脉壁的炎症反应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斑块内炎症细胞及炎症产物对粥样斑块脂质中心的扩大、纤维组织完整性的破坏及细胞外基质的降解有深刻的影响。研究证实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ˉdrome,ACS)的发生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及血栓形成有关,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是一个非特异的炎性标记物 [1] 。国外一些前瞻性流行病研究证实,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可作为心肌梗死、脑卒中和外周血管疾病的独立预测因子 [2,3] 。本实验旨在证实Hs-CRP与ACS相关性。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病例组ACS患者共69例,为本院住院患者,均符合1979年WHO制定的诊断标准。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A)46例,男25例,女21例,年龄40~78岁,平均(62.5±9.8)岁;急性心肌梗死(AMI)23例,男15例,女8例,年龄46~72岁,平均(60.1±9.2)岁;正常对照组30例,为本院健康体检者,男16例,女14例,年龄27~58岁,平均(42.3±8.4)岁,无心、肝、肾感染和自身免疫病病史。各组研究对象年龄、性别匹配具有可比性。
1.2 观察指标 ACS患者69例及正常对照组30例均于清晨空腹抽血测定Hs-CRP,分析ACS组差异及两组之间的差异。
1.3 检测方法及仪器 Hs-CRP检测采用比浊法,检测仪器为美国库尔特贝克曼公司生产的Array360系统(Hs-CRP正常范围<5mg/L)。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ˉ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
2 结果
各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ACS组患者中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ACS组中AMI亚组、UA亚组的Hs-CRP水平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同时,AMI亚组的Hs-CRP水平与UA亚组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1)。详见表1。
表1 各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 (略)
3 讨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发生多是由于不稳定斑块内出血导致斑块的急剧增大或者是在斑块出现裂缝、糜烂或破裂基础上,形成血栓,导致急性心肌缺血。近年来人们认识到炎症在不稳定斑块的发生、演变及破裂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斑块内炎症细胞及炎症产物对粥样斑块脂质中心的扩大、纤维组织完整性的破坏及细胞外基质的降解有深刻的影响 [3] 。尸检证明ACS患者病变部位均有炎性细胞浸润,主要为单核细胞、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肥大细胞及中性粒细胞。
C-反应蛋白正常情况下以微量形式存在于健康人血清中,当机体受到炎性刺激时由肝细胞大量合成的一种非特异的炎性标志物,不但反映上游炎症因子的活性,其本身尚具有激活补体,诱导粘附分子和组织因子的表达,促进内皮、巨噬细胞吞噬脂质及促进基质金属蛋白酶分泌,募集巨噬细胞至血管壁等作用 [4] 。前瞻性研究表明,CRP的浓度可预测冠状动脉事件的危险性。在临床实际中CRP因检测方法不敏感而使其对冠状动脉事件预测价值受到影响,Hs-CRP由于灵敏度比CRP高而得以广泛应用。从本实验可以看出,Hs-CRP水平在ACS患者中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ACS组中AMI亚组的Hs-CRP水平也明显高于UA亚组,这说明ACS可以激发Hs-CRP的大量表达,并且其表达量也与心肌坏死损伤的程度密切相关,提示Hs-CRP水平的高低能用来预测ACS发生的风险及程度,这与国外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1,2] 。
综上所述,血清Hs-CRP水平是ACS发生及其严重程度的独立预测因子,快速抗炎作用在ACS患者早期治疗中 可能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Saito M,Ishimitsu T,Minami J,et al.Relations of plasma high-sensiˉ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to traditional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Atherosclerosis,2003,167(1):73-79.
2 Rifai N,Ridker PM.Proposed cardiovascular risk assessment algorithm using 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and lipid screening.Clin Chem,2001,47(1):28-30.
3 胡大一,马长生.心脏病学实践,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3-31.
4 Mulvihill NT,Foley JB.Inflammation in acute coronary syndroms.Heart,2002,87(3):201-204.
作者单位:1 523000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心内科
2 430030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心内科
(收稿日期:2004-08-02)
(编辑罗 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