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关键词】 头孢类药物。不良反应 1 病例资料患者,女,50岁。自诉已经服用头孢氨苄胶囊,每天6粒共3天,疼痛症状略有好转。即诊断为牙龈炎,考虑其服用头孢氨苄有改善,所以给予头孢拉定继续口服。...
【关键词】 头孢类药物;不良反应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50岁。因牙龈肿痛3天来院就诊。当时无畏寒、发热,仅感左下牙龈肿胀、疼痛,张口时疼痛加剧,进食有影响。自诉已经服用头孢氨苄胶囊,每天6粒共3天,疼痛症状略有好转。否认其他疾病史。查体:神情,体温36.7℃,左侧面颊部肿胀;左下牙龈红肿,有压痛,无波动感,牙齿无叩痛。即诊断为牙龈炎,考虑其服用头孢氨苄有改善,所以给予头孢拉定继续口服。嘱其注意口腔卫生,饭后漱口,如出现发热情况及时就诊。2天后患者再次就诊,诉牙龈疼痛明显好转,但全身出现红色皮疹,奇痒无比。查体:患者全身可见红色针尖样皮疹,不融合,压之不退,不高出皮肤。追问药物过敏史,其原有青霉素过敏史,考虑其皮疹为服用头孢类药物引起的过敏,故嘱患者马上停用头孢拉定,同时给予抗过敏治疗。经2天治疗后患者全身皮疹情况无改善,出现皮疹融合、脱皮现象。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升高,尿蛋白(++),后转至皮肤科医院住院,10天后出院。
2 讨论
从以上情况分析如下:(1)工作中首先要加强工作责任心、患者就诊时一定要追问其药物过敏史同时记录在册。这首先是对患者负责,其次医生用药有依据。(2)在使用抗生素时,如患者有青霉素过敏史时,尽量避免使用头孢类药物,因5%~10%的青霉素过敏者对头孢类发生过敏。如需要用头孢类药物的话,无论是口服还是注射用,均需要做好头孢皮试。并且要告知患者有可能出现的药物的不良反应。(3)同时作为临床医生要定期进行用药知识培训教育。要熟悉抗生素的抗菌活性、药物动力学特性、适应证和不良反应。同时按照患者的生理、病理、免疫等状态合理用药。(4)而对于患者应加强宣传教育,不要盲目自行使用抗生素,纠正不合理的用药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