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色素型晶状体是一种特殊晶体,似一种茶色石头镜片或茶色水晶球,虽然带有色泽,但质地透明晶亮,因是褐黄色,很容易被误认为白内障。它与白内障的区别是:表面看虽然有三期白内障现象,但自觉视力良好,医务人员能清晰地看到患者眼底,对这类患者,我们称其为色素型晶状体,如果没有其他疾患,无需治疗。1 典型病例例1,......
色素型晶状体是一种特殊晶体,似一种茶色石头镜片或茶色水晶球,虽然带有色泽,但质地透明晶亮,因是褐黄色,很容易被误认为白内障。它与白内障的区别是:表面看虽然有三期白内障现象,但自觉视力良好,医务人员能清晰地看到患者眼底,对这类患者,我们称其为色素型晶状体,如果没有其他疾患,无需治疗。
1 典型病例
例1,患者,男,80岁,因眼涩、酸而到我院诊治,经检查无其他内科疾患,睑、球结膜轻度充血,瞳孔收缩功能正常,发现明显三度混浊晶状体,呈灰杏黄色,诊断为:(1)慢性卡他性结膜炎;(2)成熟期白内障。建议服药和手术治疗。但患者诉,除了眼痒、涩、酸外,别无其他不适,视物还很清楚。鉴于这种情况,我们详细检查了视力与眼底,发现此患者视力1.0,晶状体裂隙后虽然呈杏黄褐色,但层次清楚,眼底清晰可见,视乳头、黄斑中心均正常。
例2,男,79岁,在上级医院确诊为三期白内障,建议住院手术治疗,后因患者视力良好,不愿接受手术治疗。因此来我院就诊。经我院检查,患者双外眼均正常,晶状体呈淡黄褐色,眼底清晰可见,且患者看1h的报纸无不适感觉。
例3,女,70岁,因倒睫、眼花来我院就诊。在其他医院诊断为白内障,而且建议到医院进行手术,后经我院眼科检查发现,倒睫造成结膜充血、角膜云翳,因此而眼涩花,晶状体呈黄褐色,层次清楚,眼底清晰,视力0.5,所以我们排除了白内障,而单纯治疗慢性结膜炎和倒睫,结果视力恢复正常。
2 讨论
正常的晶状体呈白色透明状,随着年龄的增长,呈透明淡黄色,我们认为其是一种带色的晶状体,一般是由晶状体蛋白质代谢的产物所致。后者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多,这就是有些老年人的晶状体呈现淡黄褐色的原因。其质地透明,患者自觉视力良好,他觉眼底清晰,这样的带色晶状体,我们称为茶色晶状体(茶色晶状体是我们暂定的病名,如有差错,请同行批评指正),不能诊断为白内障,所以也无需处理。但有一些老年人的晶状体呈茶色样,散瞳后发现晶体周边也出现冰齿状混浊,这样的情况我们认为是茶色晶状体合并周边型白内障,这样的患者就需要治疗。
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即核心性白内障,混浊最初呈灰黄色,对视力可无影响,以后转为褐黄色、深暗褐色或进而呈棕黑色,而成为黑色内障,常伴有高度近视状态。因此,诊断白内障必须注意主觉与他觉是否符合,如果有较大出入,必须通过眼底镜、视野、眼内压等各方面的深入检查来确诊。
治疗方面:一是配戴近视或远视镜以纠正屈光不正现象,二是如果晶体周边出现混浊,可用一些治疗晶体混浊的药物。
作者单位: 473112 河南南阳,南阳市卧龙区第三人民医院
(编辑:含 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