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肩周炎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慢性疼痛性疾病,因其病程长,痛苦大,给患者带来极大不便。我院采用痛点注射联合臂丛神经阻滞下手法松解治疗肩周炎患者87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本组87例患者,男48例,女39例,年龄40~67岁,病程2个月~3年不等,左侧肩周炎56例,右侧肩周炎31例。2 方法 Ⅰ度采用痛点注射,......
肩周炎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慢性疼痛性疾病,因其病程长,痛苦大,给患者带来极大不便。我院采用痛点注射联合臂丛神经阻滞下手法松解治疗肩周炎患者87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87例患者,男48例,女39例,年龄40~67岁,病程2个月~3年不等,左侧肩周炎56例,右侧肩周炎31例。根据病情将其分为3度。Ⅰ度:间断隐痛,外展<180°,后伸程度<35°,压痛点1~2个,日常生活基本正常;Ⅱ度:经常疼痛,外展<150°,后伸程度<25°,压痛点2~3个,日常生活受到影响;Ⅲ度:剧烈疼痛,外展<90°,后伸程度<15°,压痛点3~5个,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本组病例Ⅰ度31例,Ⅱ度33例,Ⅲ度23例。
1.2 方法 Ⅰ度采用痛点注射,每个痛点每次注射3~5ml镇痛液,4~5天1次,3次为1个疗程。Ⅱ、Ⅲ度采用痛点注射后行患侧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待麻醉效果满意后,治疗者一手按住病人肩部,另一手握住上臂,先使患侧肩关节内外旋转,然后慢慢外展肩关节,如果遇有阻力则稍加用力,此时可闻及粘连部撕开声,使粘连部脱开。手法由轻到重,反复多次,直到肩关节达到正常活动范围。手法松解完毕后,行关节腔内穿刺,抽出关节腔内积血,并注入镇痛液5~8ml,所有患者治疗后均应加强患侧肩关节功能锻炼。1.3 镇痛液配制 2%的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5ml+强的松龙注射液75mg+地塞米松注射液10mg+维生素B 6 ,注射液50mg+维生素B 12 注射液0.5mg+0.9%生理盐水稀释到20ml。麻醉药配制:1.5%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12~15ml。
2 结果
2.1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疼痛消失,肩关节活动恢复正常。好转:疼痛明显减轻或仍留有轻微疼痛和不适,肩关节活动明显恢复或有一定改善。无效:经治疗后好转但近期又恢复到治疗前程度,肩关节活动受限无改善者。
2.2 治疗结果 按上述标准评定标准,治愈53例,占60.90%;好转32例,占36.7%;无效2例,占2.4%。
3 讨论
肩周炎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障碍为主要症状,并伴有局部肌肉痉挛、萎缩,病因不明,诱因很多。其病理表现为肩关节周围软组织呈无菌性、慢性、粘连性改变,并使该处软组织充血、水肿、渗出、粘连和挛缩反应引起局部疼痛,关节活动障碍。以往的治疗主要是解除肩周肌肉紧张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常采用局部按摩、理疗、针灸,药物等治疗。以上方法虽然简便易行,但治疗时间长,疗效慢,治愈率底。而采用局部痛点注入抗炎,营养药物可阻断疼痛—肌肉缺血—疼痛所致的恶性循环,并能改善局部微循环血运,促进炎症吸收和组织修复,阻断病理进程。同时在臂丛神经阻滞下可使肩关节在良好的无痛状态下松解粘连组织,尽早恢复关节功能,且在痛点注射、臂丛神经阻滞下手法松解后即开始肩关节功能锻炼,可防止新的粘连,有利肩关节痊愈。有的文献报道经臂丛阻滞下行手法松解治愈肩周炎的优良率为89.9% [1] ,本文治疗肩周炎有效率为97.6%,优于前者,说明在手法松解前采用痛点注射对治愈肩周炎有一定的作用。采用痛点注射联合臂丛神经阻滞下行手法松解治疗肩周炎与其它方法比较,优于其它疗法。但应注意要避免麻醉意外,糖尿病患者慎用激素,手法松解时动作要轻柔缓和,禁用暴力,以免引起骨折和其它损伤。同时在患者能耐受的前途下尽早进行功能锻炼,以防止再次粘连。
参考文献
1 徐崇武.臂丛神经阻滞下手法松解治疗肩周炎79例.疼痛学杂志,1995,3(4):156.
(编辑建 伟)
作者单位:163316黑龙江省大庆市人民医院康复科(△ 麻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