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摘要】 目的: 研究重用主药酸枣仁汤对脑血栓患者所致失眠的治疗效果。 方法 :观察重用主药酸枣仁汤对脑血栓患者失眠182例的治疗效果。 结果: 重用主药酸枣仁汤对脑血栓患者所致失眠的治疗效果较好。 结论: 重用主药酸枣仁汤对脑血栓患者所致失眠的治疗效果较好。...
【摘要】 目的: 研究重用主药酸枣仁汤对脑血栓患者所致失眠的治疗效果。 方法 :观察重用主药酸枣仁汤对脑血栓患者失眠182例的治疗效果。 结果: 重用主药酸枣仁汤对脑血栓患者所致失眠的治疗效果较好。 结论: 重用主药酸枣仁汤对脑血栓患者所致失眠的治疗效果较好。
酸枣仁汤载于《金匮要略》:“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是治疗失眠的名方。在治疗各种失眠中,我们发现重用主药酸枣仁汤对脑血栓患者失眠疗效较好,并进行了细致研究,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1999~2002年吉林市某医院和吉林地区一县级市中医门诊患者共计182例脑血栓失眠患者,年龄65~76岁,病程3个月~2年,男性118例,女性64例;有运动障碍者90例,有头痛、头晕者92例;伴有高血压171例。182例患者均除外糖尿病等因素,临床以失眠为主要表现。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临床诊断全书》 [1] 有关诊断标准,以失眠或不易入睡或睡中易醒及醒后难以入睡为主要临床症状。
1.2 服药方法及疗程 酸枣仁汤由酸枣仁(150g)、茯苓(10g)、川芎(5g)、知母(10g)、甘草(3g)五味中药组成。用玻璃烧怀,按原方配比称取五味中药材适量,分别加10倍、8倍量水煎2次,每次1h。合并煎液过滤药渣,浓缩为500ml。每日一剂,分中、晚两次服用。疗程30天。服药期间不服用其他中西治疗失眠药物,若未到规定疗程即痊愈者也要按规定服完疗程。服药时忌吸烟、饮酒、喝茶、气恼烦躁,按时入睡。
1.3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失眠症状全部消失,且半年之内无复发;有效:失眠症状消失或改善,且半年之内无复发或加重;无效:失眠症状无明显改善。
2 结果
重用主药酸枣仁汤治愈123例(67.58%),有效42例(23.07%),改善2例(1.10%),无效15例(8.24%)。
3 讨论
酸枣仁汤出自《金匮要略》。方中酸枣仁为君药,是安神定志药,性味甘平以养肝阴。兼以知母性 味苦寒是清热降火药、清虚热、润燥滑肠。川芎性味辛温,是行血药,理肝郁,理气活血。甘草性味甘平,调和缓急。茯苓宁心安神。诸药合用,共奏养肝清热,宁心安神,平衡阴阳之效。李玉娟认为,水煎法是酸枣仁汤最佳提取工艺,明显减少小鼠自主活动次数,又有显著延长阈上剂量戊巴比妥钠所致小鼠睡眠时间 [2] 。本文使用的就是水煎法。在16种拆方组合中棘苷的含量几乎均比酸枣仁单味药材中高,说明酸枣仁与川芎、知母、甘草、茯苓4味同时伍用时棘苷溶出量最大 [3] 。但是有实验结果表明,酸枣仁汤单煎与合煎所得煎液中菝葜皂苷元含量无明显变化 [4,5] 。酸枣仁汤临床应用报道统计,各药用量范围为:酸枣仁12~130g、甘草3~15g、知母6~15g、茯苓6~30g、川芎3~15g,配比关系复杂。沈鸿等认为,酸枣仁汤的最优化配方比为酸枣仁∶甘草∶知母∶茯苓∶川芎(12∶1∶2∶10∶2)。实验值与理论预测值相近,此配比与传统中药方解较为一致,配比可行 [6] 。我们并不认为沈鸿的配方比完全合适,本文采用组方酸枣仁(150g)、甘草(3g)、知母(10g)、川芎(10g)、茯苓(5g),配比与通行的配比[酸枣仁(18g)、甘草(3g)、知母(10g)、川芎(3g)、茯苓(10g),该配比是参考高等中医院校五版《方剂学》教材]相比较,只是酸枣仁用量明显增加,故称之为重用主药酸枣仁。传统的酸枣仁汤中酸枣仁用量很大,但现今用量明显较小,与传统原方差别巨大,疗效也不同。我们认为,酸枣仁作为原方主药,在治疗失眠时若其用量过小则疗效欠佳。本文证实,重要主药酸枣仁汤对脑血栓患者所致失眠的治疗效果较好。沈鸿等认为,给药天数、给药后时间与自发活动次数呈正相关,即给药天数越多,给药后时间越长,自发活动抑制作用越弱,剂量对自发活动次数的影响不大 [7] ,我们认为这是可能的。
有研究表明,不同剂量的酸枣仁总皂甙水溶液对原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均有明显的降低作用(P<0.01),但不同剂量间作用差异不显著(P>0.05),故酸枣仁总皂甙对原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有明显的降低作用 [8] 。本文患者是脑血栓失眠患者,有部分高血压患者,酸枣仁汤中也含有一定的酸枣总皂甙,所以,对脑血栓高血压患者也有一定治疗作用,但本实验未观察此项目。李哲认为,酸枣仁汤的镇静催眠作用可能与β-EP(β-内啡肽)及DynA1-13(强啡肽A1-13)的升高有关,β-EP和DynA1-13的缓慢下降可能是克服一般镇静药用药反跳的关键,这种作用与剂量相关 [9] 。
参考文献
[1] 张洪义,陈小龙,吴复苍,主编.中医临床诊断全书[M].天津:天津科技出版社,2002,453-455.
[2] 李玉娟,王瑞,陈日文 ,等.不同提取工艺酸枣仁汤的药效学研究[J].中药材,2001,24(12):884-885.
[3] 李玉娟,李萍,李会军,等.酸枣仁汤不同配伍情况下棘苷的RP-HPLC测定[J].药物分析杂志,2002,22(3):208-210.
[4] 涂瑶生,陈路林,刘法锦,等.酸枣仁汤单煎与合煎中菝葜皂甙元含量的比较[J].中国医药学报,1998,13(5):38-40.
[5] 孙桂鸿,施群,刘春新,等.酸枣仁汤单煎与合煎提取物中菝葜皂甙元含量的比较研究[J].湖北中医杂志,2000,22(11):48-49.
[6] 沈鸿,黄芳,窦昌贵.酸枣仁处方的配比研究[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2,3(1):21-23.
[7] 沈鸿,黄芳,窦昌贵.酸枣仁汤药效影响因素[J].江苏药学与临床研究,2004,12(3):34-36.
[8] 张典,袁秉祥,孙红.酸枣仁总皂甙对大鼠的降压作用[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24(1):59-60.
[9] 李哲.酸枣仁汤对小鼠脑组织内啡肽的影响[J].河南中医,2001,21(5):21-22.
1.吉林省舒兰市开原镇中心医院,吉林 舒兰 132600;
2.北华大学医学院;
3.吉林碳素集团公司职工总医院